中文版English
大道远行


(86)0917-2790802
传真: (86)0917-2790802


关键字:


读《文物小讲》有感

单位:第十一项目部  作者:杜录平

  公司开展“书香企业”读书月活动,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各类书籍供员工阅读,我有缘拜读到一本台湾著名学者许进雄先生的作品《文物小讲》。 


 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而不失学术的小品文方式,介绍了150件中国文物。文物历史横跨新石器时代至清代,文体精悍短小,诠释精辟生动,让人阅读时仿佛置身博物馆中游览,不知不觉引人入胜。

  书中众多精美的石器、玉器、青铜器、瓷器、漆器等令人目不暇给,其中一件独特的唐三彩房屋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  这是一组罕见的唐三彩陶俑建筑群,于1959年出土于西安西郊中堡村。书中描写道“这是一组十二件的建筑群。整个组件构成一座长方形的两进院落,包括大门、堂房、后房、六厢房,以及两院中之小亭、八角亭、假山等。”

  这件文物是唐代达官贵族的陪葬明器,古人有“事死如事生”的习俗,认为人去世后还可以享受生前种种奢华,生前享有的高屋大宅,就浓缩成了这组三彩房屋俑。可以说,这件文物就是唐代贵族房屋建筑的真实等比例缩影。

  第一眼看到这件文物,就有一种很熟悉的亲切感。这种前房后院、两侧耳房、几进几出的布局不就是我们熟悉的北方四合院吗?远处不说,近在咫尺的清代凤翔县周家大院,就和这种风格如出一辙。陕西关中农村的普通住宅,虽然没有这些大宅宽敞宏伟,但“两扇大门、门口影壁、两侧厢房、主房中堂”的基本格局也是具体而微,形神具备。两千多年朝代变迁,沧海桑田,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却在关中大地上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

 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,建筑也是凝固的语言。遥想我们古老的先辈工匠,在没有专业教育,没有任何教科书的时代,仅靠手口相传,就这么延续了数千年的薪火。那些久远的建筑物,也许就是沉默的实体教材。

     这组房屋俑精致优美,形意俱佳,最引人注目的是后院中那座精美的假山水池俑。书中写道“这件后院中的假山水池,背景为数峰并立的高山,层峦叠嶂,怪石嶙峋,山峰间青松挺拔。主峰上一小鸟,俯视山下,作展翅欲飞之状。两边侧峰则各立一鸟,相向若对歌般。山脚下有一池碧水,池底游鱼数尾。池畔又有两鸟一上一下,引颈畅饮。好一幅人间休闲的仙境美景!”令人不禁悠然神往,若是身处这座真正的住宅后园中该是如何的雅致闲逸。

  从和鸟兽一般屈身于洞穴、树顶,到掌握了搭建房屋的技能,建筑在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后,就不仅仅是一个能够提供遮风挡雨的庇护之所了。人类天性中就存在对美和艺术的追求,甲骨文中“雍”字的原意是有水池、有珍禽的宫苑,而“囿”字的原意,则是专门规划出来用于种植树木花草的园林。这充分说明,当人类还处于使用甲骨文的殷商时期,就有了对住宅环境的更高层面的追求。这种追求从上古至近代,从来都没有停止。清代著名的文学家、美学家李渔《闲情偶寄》一书中就专门有“居室部”,细细阐述房屋营造、布局、设计、洒扫方面的美学理论,提出“盖居室之制,贵精不贵丽,贵新奇大雅,不贵纤巧烂漫”的言论,提倡自然美学。

  历代人的精心雕琢,中国的古建筑真正成了凝固的诗歌,立体的文化。但如今的我们,往往将目光投向外国的现代化高楼大厦,建起一栋栋密集高耸的住宅楼,用最小的占地面积最大限度地容纳下无数脚步匆匆的奋斗者。住宅,似乎又恢复了它上古时期最基本的功能:遮风挡雨。千篇一律的两室一厅、三室一厅仅仅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,寄情园林、徜徉山水几乎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现代人的生活质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?




[关闭页面]    [回到顶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