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位:安全部 作者:胡静 《五代那些事儿》的作者余耀华,长期从事历史研究,该书以五代十国史料为基础,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小说的笔法,为我们展现了五代十国中真正的乱世出英雄的历史全景。整本书的内容,只讲政权演变,不论孰是孰非,不似《史记》等书措辞严谨,追求客观实际,作者像一个说书先生一样,对“历史八卦”和逸闻趣事娓娓道来。以时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,对五代末期耶律德光、刘知远、郭威和柴荣等帝王和王公权贵政治、政治、帝王心术着墨较多,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五代末期的时代纷纭变化。
所谓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,历史的演变不过如此。唐朝贞观之治鼎盛时期过后,国势开始呈现衰败现象。公元907年,唐朝灭亡后,逐渐出现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,自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为历史节点,五代十国开始,《五代那些事儿》第三卷讲的不是完整的五代十国的事儿,仅为耶律德光北下中原,至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宋朝初期形成这期间五代十个政权之间的腥风血雨。
这本书的主线即是五代后期的政权演变。自耶律德光南下,虽为一介异族,但也堪称一代雄主,有过人的智慧和谋略,却没有稳定江山的策略,高坐龙椅之上,享受藩人、汉人百官贺朝,五体投地,齐呼万岁,一句“汉家仪物,果然威风”还未回味够,就在中原当了“腊肉”。而此时,被他当做干儿子,赐木拐的刘知远在晋阳宫内,被服冠冕,登殿受朝,但是刘知远也是一位短命的皇帝,用作者的话说“刘知远做皇帝完全是祖坟上冒青烟”,他虽有做皇帝的时运,却没有做皇帝的才德,司马光评价刘知远:“攻占幽州杀死士卒一千五百人,是不仁;诱投张琏却又杀死,是不信;杜重威罪大恶极却从轻赦免,是不刑。”仁用以团结大众,信用以执行命令,刑用以惩罚奸佞,刘知远失去这三者,他的皇位仅仅延续到刘乾裕便被郭威替代,其实已是大势所趋。但郭威相较前几位因势取事的皇帝,心胸开阔,是真切关怀百姓疾苦。继郭威后柴荣登基,在周太祖郭威奠定的基础上,虽然在位仅五年余,但却基本介乎了唐末以来政治腐败,外藩镇压割据的局面,恢复了北方的生产和发展,是宋朝初期繁荣的基础,尤其在文治武功方面,是五代史上,乃至中国历史上,堪称卓著的一位皇帝,但是他“十年开拓天下,十年养百姓,十年致太平”的壮志宏图还未完成,便英年早逝,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。赵匡胤在这个时候顺势成为了朝廷最高决策机构的核心人物之一,陈桥兵变,赵匡胤黄袍加身,五代归宋,全书完。
该书分为三部,但是内容前后连贯,此次由于时间限制,只有幸阅读了第三部,我并未深入钻研过历史,对历史不做分析,我仅仅作为一个读者,抱着对历史感兴趣的心态去学习了解,却深深被其中的人物吸引:五代后期军阀割据,天下大乱,恶人当道,英雄辈出,兄弟阋墙,父子相残,纵横捭阖,帝王将相,生逢其时,刀光剑影,惊心动魄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在不知不觉中便对五代后期的诡谲风云做了了解,增长了不少必要的历史知识,这种全新的历史写作,绝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