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版English
大道远行


(86)0917-2790802
传真: (86)0917-2790802


关键字:


洗净铅华看本真

单位:工会  作者:王英辉

    站在三尺讲台的侯玲,心里装着万水千山。她教着学生的作文,写着自己的散文,一如那汩汩泉水静静流淌,涤荡掉岁月的风尘,冲洗去身心的俗媚,日复一日间,竟然淘澄出了眼前这本文采飞扬、真情弥散的《一纸流年》。

第一次关注并细读侯玲的作品,是她发表在一家晚报上的《真麦实曲说酿醋》。一篇千余字的文章,勾绘出关中西府农妇那一幕曾鲜活生动的家常劳作画面,由一碗香喷喷臊子面里的味觉灵魂——农家醋,引出儿时伴随大人耳濡目染的采曲、煮醋、拌醋、淋醋等酿造过程,巧女人的独门绝活在侯玲的眼里,是永远也看不够,听不厌,写不尽的人生主题,那洇染着浓烈醇酸香味的醋阿婆,穿越乡野缥缈迷离的袅袅炊烟,一个个活灵活现地重生于侯玲的笔下。

当时我的一篇参赛稿件——《乡味是一瓮醋》几经修改并已定稿,我当即感受到了久违了的那一份亲近,那是文字传递过来的一份直抵心田的亲近。相同的经历,共同的感知,不一样的叙述,但各自抒发着同一腔浓浓的情怀。侯玲是个有心人,她以女人独有的视觉绵密细致地还原着日渐消失的熟悉场景,细腻但不繁琐,悄然无声的语言倾诉中,总能牵动人恍若隔世的想象和身临其境的共鸣,令我不由得暗暗钦佩起她的记忆和笔力。

接下来,我们在岐山作家文学平台举办的活动中一见如故,文学的话题总也聊不完,乡土的题材总也说不够。她不是我主观意识中熟稔乡里风俗的村姑,而是一位时尚青春的高中教师,生活中的她,一心扑在教学业务上,一脚行在大江南北间,内心深处,却永远牵系着一纸流年里的周原风情......

品她的文字,犹如吃在乡下村舍。陪伴儿时的煎豆花、香气缭绕的羊肉泡、酸辣爽劲的凉粉、暖心黏糊的包谷糁......许多平日里名不见经传的惯常吃食,在侯玲的纤纤妙笔之下,一碗碗活色生香,一盘盘令人垂涎欲滴,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溢着妈妈的味道,故园的气息。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口吃货,经她娓娓道来,总有咀嚼不尽的韵味,朴实的语言里,渗透着一个不忘根本的邻家大姐的调皮跟温情,因之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她的这些文字,真是一种莫大的心灵享受,也会自然而然勾起你对曾经熟悉吃食深切的怀恋与感念!

赏她的文字,好似行在广袤天地。家门口郁郁葱葱的周公庙,名闻遐迩的五丈原,数百里外抔土掩风流的马嵬坡,铁马秋风的古大散关以及古都长安的千载风韵,都赋予侯玲灵动的思维与轻快的笔调。她在观赏风景的路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,常常一个人背起行囊,不无潇洒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而且一走就是孤身闯世界,我惊异又眼热地询问她:你胆子真大,不害怕吗?她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骄傲地告诉我:怕个啥,这样才能玩美!喜欢哪里,我就在哪里多停一会儿脚步,耍好了再走!一次次的寒暑假里,一双小脚板踩过的山山水水背后,全都留下了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游记,徜徉在这些文字中,真不逊一趟精神世界的酣畅游历!

读她的文字,恍若留在前世昨日。老掉牙的厨房里围着遮腰的醋啊婆,树荫斑驳的庭院当中哐当哐当忙碌的织娘,挑着针头线脑走街串巷的货郎担,那些在晨风晚霞的岁月深处逐渐模糊的身影,再一次从侯玲的书页里一个个跳跃而出,从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蹒跚走过,诉说着一段久远而深沉的古老往事。不由让我想起祖父多次跟我讲起的曾祖母织布的糗事,并不精于女红的老太君一时心血来潮,领着两个女儿在庭院当中左一个钉橛,右一个拉线,搞得惊天动地,满村皆知,到头来经线纬线混杂,线线理不出个头绪,布布经不出来半寸,骂骂咧咧数落两个姑婆太笨!读了侯玲的作品《织布娘》,我才明白了,一匹鲜丽的手工布,要经过这么繁复的过程才能出炉,谓之一项农家工程,真是毫不为过......

大约是我打小在农村生活成长的经见深深烙印在骨子里,因此对侯玲大多数作品情有独钟,看了也不止一次,并多次将其推荐给我身边的文友和亲属。她的文字有温情,有温度,所以读来很温柔,很温暖。洗净铅华见本真,繁华落后吐芬芳,浓缩着过往情怀,沉淀着斑斓梦想的文字,总能唤醒我们内心最纯真的记忆。草木葳蕤的盛夏里,枕着《一纸流年》入睡,一定会拥有一个好梦,一份好运,迎来一个满心欢喜的明天!


 



[关闭页面]    [回到顶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