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》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,记录了上起东周,下至五代,1300多年间的史事。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,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。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,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,清廉,正直,刚强,宽厚,忠诚,信义,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。这些品质,在今天仍然可贵,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。
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”是耐人寻味的哲言;“凡事都需得研究才会明白”,鲁迅先生同样教我们要重视历史研究;毛泽东书柜中最多的书籍并非是《孙子兵法》之类,而是历史书籍,其中《资治通鉴》是他研究、批注最多的一部,读《资治通鉴》的益处可见一斑。研读此书,所获匪浅,然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我为人处世必谨记谦和与谨慎的道理。
书中开篇不久便讲到“三家灭智”的故事,智瑶狂妄地当着韩、魏两家说:“汾河、绛河原来可以像晋水淹没赵一样淹没你们两家啊!”结果却是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。而楚国春申君听信小人佞言,利令智昏,希图权贵,结果被自己扶植起来的人杀害。由此可见,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。处世之人一旦狂妄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,做一件关乎终身成败的大事而不能坚守谨慎的态度,同样必将自取灭亡。
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,自己满足已获得的成绩,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;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,就能因此而得益。“骄傲使人落后,谦虚使人进步”,这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,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。做到谦虚,个人就要有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的胸怀。唐朝之所以有谏臣魏徵,与唐太宗谦虚的态度,博大的胸怀是分不开的。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,知人善用;开言路,虚心纳谏,重用魏征,以谦和的心态应对他人的劝谏。由此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,会发现,不管怎样,不管处于何时何地,面对何种境遇,谦和,是不变的法则。性情急躁,或狂妄自大,且可逞一时之快,却可能为日后灾祸种下了因果。而谦和忍让,即使此时心中稍有不快,但常言道,退一步海阔天空,或许一时的退让,是为日后的前行创造更好的机遇。抬起头是一种境界,低下头是一种信念。有人把头低下是因为想看清脚下的路,永远仰望高处而不愿低下头来看清路下障碍的人,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乱了方寸。谦和地笑对自己和别人,不要对自己太苛求,非得要达到目的才肯善罢甘休,要有修养地审视自己;更不要对他人太苛刻,一丝一毫的过错都不肯放过,要有涵养地看待别人。智者的冷静,勇者的思索,胜利者在顺境中对自重的感悟,强者在逆境中对自尊的信任,谦和是一种沉默的威信,谦和是一种飘逸的远见。谦和,告诉我们要用人格主宰自己的希望,用虚心选择自己的未来。当我们面对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,即将要发脾气时,请想一想司马迁忍辱负重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军师孙膑装疯卖傻,战国名将伍员奔吴,六相苏秦尖锥刺骨…一个个忍辱负重而成功的例子,他们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挫折、打击、困难,在身体、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,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在长期的煎熬中度过。忍辱负重给予人的不光是克服了当前的困难挫折,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赢得了一个坚强的意志力,为战胜未来的艰难险阻准备了利器。所以,面对社会,我们还是应该怀着一颗谦和的心。平凡但懂得感恩,对社会的感恩。淡泊中,不忘对别人的感谢。
再说谨慎,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。持有此种态度的人,会对事物做整体的、细节性的考虑,小心评估利弊得失,并且反复思量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造成的结果,他们经常是深思熟虑的,注重长期、实质的结果,远超过短期、表面的利益。
从资治通鉴的故事中可以看出,为人处世谦和、谨慎,可以使前路更平坦,免去不必要的纷争与忧扰,是人生的智慧。但是,我们更要切记要把握好分寸,因为如果过于谦和、过于谨慎,则往往会使我们丧失成功的机会。